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收支“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03亿元,同比增长13.3%。财政收入实现较高增幅,除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外,还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同时,支出方面保持必要强度,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9661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96%。“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除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外,主要是去年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集中退税较多,拉低基数。”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表示,受此影响,税收收入特别是国内增值税大幅增长,相应拉高财政收入增幅。今年相关退税恢复常态,上半年同比少退15236亿元。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旭红说,上半年财政收支结构整体进一步优化,财政可持续性充分体现,为国民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财力保障。
“从后期收入走势看,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但随着去年下半年留抵退税逐步恢复常态,今年下半年留抵退税同比少退的不可比因素会逐步消退,月度财政收入增幅将有所回落,总体会与经济税源增长相适应。”薛虓乾说。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也认为,随着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低基数因素影响的逐渐减弱,下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将向着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常态化回归,“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好年初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保持财政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893亿元,同比增长3.9%。“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持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薛虓乾说。
分领域看,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9%;教育支出增长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9%;农林水支出增长3.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5%;住房保障支出增长8.5%。“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方面资金投入较大。政府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扩大国内有效需求,进一步拉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李旭红说。
县区财政运行,特别是“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受到高度关注。“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地方特别是基层财政运行状况,多措并举,上下联动,支持财政平稳运行,筑牢兜实‘三保’底线。”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说。
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万亿元,剔除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后增长7.9%。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23649亿元,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107亿元,增长8.7%,持续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
李旭红认为,未来应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加大财力下沉力度,紧抓资金分配使用,以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把‘三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压实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保障责任,引导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合力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李大伟说。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项债券、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靠前发力。“上半年,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21721亿元,支持地方建设实施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李大伟说。
同时,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支持重大项目。上半年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近2万个,优先支持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其中,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727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4211亿元、社会事业3588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3267亿元,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各地专项债券支出进度进行通报预警,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节奏,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在拉动有效投资中的积极作用,以稳投资带动稳就业、稳增长,更好发挥专项债券的效能。”李大伟说。
助企纾困方面,按照“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的要求,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精准性针对性,提升政策效能,涉及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保就业保民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重要领域。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表示,下一步,在落实好今年已出台的多项政策基础上,加强政策储备,积极谋划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税费优惠政策,着力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下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继续发力?白彦锋认为,宏观调控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着力稳增长、保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特别是用好年初确定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继续对经济增长发挥有效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民间投资和居民大宗消费的逐步恢复创造条件”。(曾金华)
大位移井技术是有效开发动用海上边际油田储量的利器,采用大位移井技术可节省40%左右的投资费用,这使得一些油田重新具备了开采的价值,该技术可扩增南海东部边际油田储量超5000万吨。
先后生长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一步步提高样品质量,2012年底,薛其坤团队终于成功在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清晨,太阳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一艘蓝白相间的船舶热闹了起来。一个重达2.5吨的ROV(无人揽控潜水器)基础平台从艉甲板被缓缓吊起、布放入水,展开测试工作。
6月30日,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此前的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7年前,我脱下博士服,穿上蓝色工装,成为新松公司一名研发人员。这些年,怀着“让新松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赶超国外,实现国产机器人核心自研自产”的目标,我全力以赴攻克工业机器人创新研发高地,助力新松工业机器人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擦亮“中国‘智’造”的牌匾。
建设科技强国,向什么要动力?改革,唯有改革!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指引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总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