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平台官方版2020年春节期间,财政部机关团委组织号召青年干部利用假期返乡开展调研,了解身边人、身边事,反映家乡生活和基层群众真实情况,深入思考提出意见建议。今年时逢新肺炎病毒肆虐,举国上下全力抗击疫情。不少青年干部围绕疫情防控开展调研思考,接地气、察民情,观察视角新颖,见解深刻独到,文风朴实清新,富有真情实感。这些财政青年的“见”与“思”,虽受限于调研条件等,有的不够全面准确、有的略欠成熟,但都饱含情系家国的殷切情怀,以及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与担当。现设专题陆续刊发部分调研作品,供参考。
自2020年1月23日10点武汉实施“封城”,全国范围新冠病毒“战疫”迅速打响。各地按照中央部署积极响应、及时防控,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扩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战斗力。我的堂弟作为一名乡镇干部,也成为了一名“逆行者”,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会战中。期间我们电话时常沟通,感受到了一名“逆行者”的闯关艰辛之路。
大年二十九日的清晨,刚看到武汉“封城”的消息,我就随手转发了堂弟,他秒回我“马上就要开会布置”。我当时心里一凉,阜阳是重要劳工输出地,武汉也是老家人的主要打工地区,此时才开始布置,可能很多人已经返乡走亲串友。怎么办?!老弟很镇定,“看看县里如何布置,我现在就到村里提前通通气,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就是年三十,很多干部人员都散了,村民们也都准备过年热闹了,能不能组织起来?老弟很有底气,“问题不大,这几年扶贫攻坚,干部队伍都练出来了,就是没这个事(疫情),咱们也得去村里那几户看看,而且现在干群关系好,咱们讲话他们听”。等到第三天深夜,老弟才回复我,“我已经睡在办公室啦,快冻死了”,还不忘给我打个笑脸。这几天马不停蹄,先是县委县政府开动员大会,乡党委、乡政府再开布置会,还是扶贫攻坚的“老队伍”,村两委、包村干部以及医务所、学校等单位负责人齐上阵,还有脱了贫的乡亲们,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排查人员、做好隔离、设置监测点,分工明确、岗位到人、责任到人,动员本地人员减少聚会,要求饭店、KTV、网吧、影院等全部关门停业,还不忘了各村的五保户过年安排问题。遇到走亲戚的怎么办?“不用村干部说话,本村的老百姓自己就开始撵人啦,一开始东西留下把人赶走,后来东西都不敢留了”,“一到有事还是觉得人手少,关键时刻还得靠党员顶上去”,老弟不禁感慨了起来。
这种工作落实机制体现了“中国速度”和“制度优势”,同时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传统开大会布置工作的方式对于疫情防治来说太危险,县动员会分主会场和分会场进行,主会场200人以上,该镇分会场也有100多人,在疫情可能已经扩散的情形下依然进行大规模会议,一旦有人确诊后果不堪设想。现在4G手机和app已经普及,应当可以创新基层工作方式,既能提高效率,又减少风险。再如,基层政府对重大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不足,相关法律都规定要做好预案,但是未能严格落实。
习总提出,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锤炼这种能力。
因为很多武汉打工人员已经返乡多日,县乡完全是仓促之间开展工作。如何把有关人员管控起来是防治疫情的关键。该镇人口近4万人,共1万多人在外打工,如何做到一个不漏?老弟说,先是发动群众全面摸排,大部分在武汉打工人员都主动报告、在家自我隔离。万幸的是,31名该镇在武汉打工人员都在长江边从事捞河沙工作,不居住在市内。为了确保全部隔离,市级有关部门给予了支持,通过大数据比对,如手机号码漫游、身份证网络订票等下发了名单再一一比对。有一个村两委委员隐瞒了儿子曾经到过武汉的经历,查实后还被严肃处理。到了年初二,“终于全都管起来了”,老弟终于也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就希望他们都不是确诊的啦,祝福他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资是最缺的。吃喝穿用四个方面,吃喝穿倒是不用发愁,村民们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卤肉和酒水,蔬菜可以在自家菜园采用,基本可以自保。有的监测点还现场支起了锅台,村民们自发地送来了各种食材,熬鱼汤、做米饭。“最大的困难是没有防疫物资”。老弟说,口罩、消毒水等物资一直紧缺,7个村只有6个体温枪,一线同志几乎“裸奔”。“反映多次了,县里也没办法,有钱都买不来”。那一线同志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点小事怕什么”,长期在扶贫一线经验确实丰富的多了,老弟说,一是发动大家把存货都拿出来统一调配,二是隔离农户的消毒工作由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人员负责,他们更专业。这样虽是杯水车薪,但是也确保了防疫和隔离工作继续下去。“现在湖北、武汉这么严重,应当先供应他们”,老弟这么说。
近日又联系了一下,他说,热心的小企业主们捐赠了一些口罩,又想办法购置了一批,稍微缓解了一下。我开玩笑地说,一直是你们扶贫老百姓,现在老百姓“帮扶”你们啦。“对,有来有往党群关系就更近啦”,老弟也笑了起来。能不能在日常储备这种卫生物资?我们探讨了一下,都感觉,大量储备并不科学,口罩、酒精也有有效期,日常消耗并不大,还是需要更高层级的物资储备单位操作更好;而且,日常生活习惯也不科学,很多人感冒、流感不戴口罩,如果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可能个人储备要更充足一些,这需要卫生健康部门平时多加推广引导。
习总强调,“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从各地防疫情况来看,突破法律法规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比如隔断交通,我特别询问是否各村有挖断道路的情况。他说,文件出台前他们已经考虑到了可能会有突发情况,所以没有同意村民挖断路,但是加强了警示点力量,怕有人冲卡,全体乡镇干部、各村两委委员都要排班上岗。有的村挖断了,文件出台后又组织人员回填。再如大数据寻找人员,我询问是哪些部门查的个人数据,他说确实不知道,只是市里通知县里,县里再落实到乡镇,从权限来说,应当是门。“为了防疫统计了很多个人数据,非常详细,我们往上一交,不注意的人可能就扔一边了,但是别有用心的人很可能拿去呀”,因为处置过一些留守老人电话问题,老弟还是担心起来。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特殊举措,但是不代表就可以脱离法治的轨道,这也提醒立法工作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突发事件情形,还要特别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县长都来过两回了”,老弟还给我看了照片。县里有关业务局有没有督促检查?“咋没有,提要求、下任务,责任按照属地原则落实到乡镇,但是就不提有没有条件、能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如某局要求所有口罩垃圾集中处理,还要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现实是,乡镇垃圾处理打包通过招投标,以每人35元/年标准,由中标公司负责,每月考核后支出。中标公司负责洒水、清运等基础工作,要求其再增加消毒和医疗类垃圾清运工作,既超出成本,又超出了其处理能力,更何况目前采购不到相应物资。部门考核只看是否达到要求,很少帮助解决和反映问题。正如人民日报所报导的那样,“一天收到十来个部门文件,却不能解决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我现在一天能收到几十个传真,督查要求、表格都有,标题都是‘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老弟也很无奈,“很多工作职责主体并不是乡镇,县直部门用属地管理代替行政职能,都成了‘第三方’”,“有的部门下文不规范,直接向各乡镇人民政府下文,直接把乡镇政府当成下属单位了。”对于这种现象,老弟也是没办法,说了多少次他们都不听,下次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
疫情面前,家人也需要照顾,一线人员只能舍小家为大家。2月5号,我和堂弟在家庭微信群里正在聊老家的疫情,堂弟说正在开会,弟妹来了句“多少天没回家了”,还没等我劝说一句,几个哥哥就开始教育起来了“全民战争、基层干部最辛苦”、“得抗疫情,弟妹多理解”,当过兵的四伯直接教育道“这个时候最需要干部在第一线,你叫他回来干啥”,几个嫂子很贴心,赶紧说“明天把孩子领过来,让几个孩子一起玩玩,我们帮你带带”,当的大侄子大呼“不要走亲访友,怎么都忘记了”。弟妹委屈的说,孩子想爸爸了,就是想问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一趟看看孩子。我跟弟妹说,他在外面接触人太多,最好就不要回去了,避免传染。弟妹说我也是党员,觉悟不比你们低,放心吧。后来再和堂弟聊起来,他有些哽咽,谁不想家、不想陪着家人一起,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务员,责任又不允许只顾及自己的小家,要为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努力。
疫情过后干什么,老弟想都没想就说,改水改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还得继续,等到疫情解除就大干一场,还是满满的干劲。我想,正是因为千万党员坚守初心、担当作为,十四亿人民步调一致、共同努力,伟大的祖国才能抗击各种危机灾难,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