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手机网页版登录在社会发展的壮阔洪流中,财政机关如同一股坚如磐石的力量默默守护着民众的福祉,推动着国家的繁荣。财政机关,不仅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制定、收支管理、财会监督等提供公共服务,而且承载着独特且充满魅力的财政文化。在这里,每一位财政工作者都带着对公共利益的担当,精心策划每一笔资金,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为亿万民众的幸福生活筑牢基石。
财政机关文化,是一种庄重的承诺,向社会昭示着构建公平、透明、高效的财政环境的决心;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财政工作者勇往直前、不懈追求;同时,它也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引导我们以创新思维和勇敢实践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本期起,我们将开设专栏,刊发由财政部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和中国财经报社共同举办的“我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征文活动中的部分优秀作品,让我们共同倾听财政工作者内心深处的声音,感受那份对公共利益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共同书写丰富多彩、历久弥新的财政机关文化。
作家梁晓声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曾几何时,陇原大地一片贫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一届届甘肃财政领导班子以大局为重,一茬茬财政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潮中,默默无闻而又顶天立地。回望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被财政工作的艰辛历程所激励,也被财政文化的传承赓续所感染,心中不禁感慨:财政是需要文化滋养的。
人靠思想站立,路靠信念行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这是一项崇高而又神圣的职责,也是一份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每一名财政干部都是一个文化符号,叙说着财政的故事、闪烁着使命的荣光、跳动着文化的脉搏。
一是要铸造全部工作一条线的忠诚品质。习总强调指出,“对掌握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同志,要在对党忠诚上有严格要求”。这决定了财政文化建设,必须以忠诚为内核,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并以此为各类学习培训的首要课题,贯穿于各项财政任务的生动实践,开展“聆听经典·重温党史”交响音乐党课等主题活动,把财政部门打造成特别讲忠诚、特别讲规矩、特别讲担当的机关。
二是要树立全省财政一盘棋的思想共识。一级财政强不算强,只有各级财政整体强,才能攥指成拳、聚沙成塔。坚持省市县同题共答,举办全省市县财政局长培训班,邀请财政部相关领导,并安排厅领导及业务处室负责人授课,通过“线名财政干部职工同步参训;区分河东、河西、中部3个片区,相对集中组织市县财政管理座谈会,分享财政管理经验举措,共商财政改革发展之策;每年遴选近40名市县财政骨干来厅跟班学习,增进上下联动交流,带动各级财政同向发力、共克时艰。
三是要强化全厅干部一家人的团队情怀,着力用财政文化凝心聚力,创造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干事氛围。思想理念层面,对标中央财政管理改革要求和甘肃省情实际,探索提出理财、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稳财的“六财理念”,引导干部围绕共同的文化理念,身体力行,合拍共振。工作生活层面,注重人文关怀,开展到龄退休职工疗休养、干部职工子女高考就学、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和驻村帮扶干部、协调住房困难年轻干部申领补贴等关爱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向心力。
面对艰巨繁重的使命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人化文,确立“事要人干、人要会干、还要想干”的用人思路,全方位调动干部职工担当作为的主观能动性,高质量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凝聚正能量,引导干部想干事。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精神内核,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干部。一年来,坚持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状态融入财政实践,围绕“财政文化是什么”,举办全省主题征文活动,打造“甘肃财政青年论坛”文化品牌,每期邀请1名厅党组成员,与年轻干部互动交流、畅谈人生感悟,引导干部职工围绕共同的目标追求不懈奋斗,在胸怀甘肃、经略财政的生动实践中,滋养新时代财政工作的文化底蕴。
二是强化真本领,引导干部会干事。在财政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阶段,更加注重在学习培训中锻炼干部,以“强基、固本、培元、铸魂”四大工程为抓手,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全年开展财政政策、岗位练兵、技能提升等专题培训39期;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财政部研究院等高端师资,举办财政大讲堂20期;组织厅机关100名年轻财政干部到知名高校集中学习,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经济财政知识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
三是提振精气神,引导干部干成事。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机关建设的生命线,制定厅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办法,建立机关内部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实施“8+2”工作总台账,督促引导干部职工心无旁骛干事业。坚持一碗水端平,对于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厚爱三分、高看一眼,一年来调整使用干部占总人数接近60%,形成了干事创业、优胜劣汰的工作导向。
一系列举措,极大激发了干部争先创优的信心底气,在2023年甘肃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甘肃省财政厅取得省直经济部门第一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经济社会活动更加频繁、财政收支规模越来越大,赋予了财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甘肃财政与时俱进,一手抓制度文化,一手抓文化理念,使外在的戒律变为内心的文化自觉,让有形的条款落实于无声的实践行动。
一是以财政法治为根基,滋养行业精神沃土。持续加大财政条例法规学习,采取周例会、回头看、法制宣传周等多种形式,反复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培养干部法治思维、章法观念。坚持“一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会同部门新制定29项、修订22项、正在修订53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把财经纪律纳入市县党政一把手专题培训,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关键作用,自上而下养成遇事思法、办事依法、行必守法的工作习惯。
二是以财会监督为契机,规范行为道德操守。会同省纪委监委印发贯通协调办法,与8家中央和省直单位建立协同机制,联合审计厅严控暂付款,与财政部甘肃监管局定期座谈、常态协作,深入推进财会监督“四项行动”,跟进开展增发国债资金、地方政府债务、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使用管理等专项监督,集中全厅二级巡视员跟踪督办、分片包抓,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整顿规范财政运行秩序,引导干部拿准理财用财的戒尺、把准为官做事的法度,真正让财经纪律带电生威。一年来,甘肃财政预决算公开、财会监督、转移支付监控等多项工作受到通报表扬并交流经验,迈进了第一方阵。
三是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彰显用财文化导向。在安排预算、分配资金、落实项目等各环节,始终坚持用绩效立身、靠质量说话,报请省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全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专门约谈绩效管理较差的市州财政局,对使用不好的资金和项目进行合并压减,持续传导“花钱必问效米乐m6官方网站、无效必问责”的责任压力。借鉴中央财政做法经验,自主开展黄河奖补、农村综改、文旅发展等14项竞争性评审,既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也强化了优质项目储备。今年4月份,针对增发国债、专项债券等资金使用不规范、支出进度慢的问题,再次提请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会议,“加强管理、提高绩效,就等于增加了更多财力”的理念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文化建设不是流于形式的空中楼阁,文化理念只有得到认同、深入践行,才能获得生命力,才能赓续传承。甘肃财政坚持自身文化建设与全省改革发展同频共振,找准着力重点,释放文化底蕴。
一是转化为保主保重的理念思路。面对自有财力少与刚性支出多、保障能力弱与发展需求大等矛盾困难,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修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探索推动“财政+金融”和“财政+国资”双轮驱动,撬动一切资源,保障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地见效。
二是固化为风险防范的责任忧患。紧密结合甘肃高风险的省情实际,先后出台债务风险化解奖补办法、债券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办法,引导干部职工树牢底线思维,保持责任忧患,以积极主动作为的确定性,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
三是内化为节用裕民的行为自觉。在当前收入端增量有限的形势下,更加注重支出端的提质增效,坚定不移过紧日子,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通知、明确要求,2024年省级办公设备购置、培训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下降30.7%,腾出了更多资金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和市场主体发展米乐m6官方网站。
四是外化为设身处地的服务意识。每年制定调研计划,厅领导带队深入了解市场主体和基层群众需求,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对市场主体和基层群众的诉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满足不了的做好解释、争取理解,一年来帮助182户包抓联企业解决难题50个,接受社会“好差评”评价402条,好评率100%。